乡村大集年味儿浓
- 时间:
- 浏览:110
- 来源:日日天干夜夜
劉士剛傢在西李村,距離前孫大集有一裡路。往年臨近春節的時候,劉士剛都要騎車到30裡外的縣城置辦年貨。最近幾年農村發展日新月異,前孫村大集也開起來瞭,年貨大集更加熱鬧。紅紅的春聯、福字,明星走光 現磨的花椒面,現炒的瓜子……紅火的場面,讓劉士剛“蠢蠢欲動”。早上8點,他騎上三輪車,從東向西大集還沒走到一半,就買瞭一車年貨。
“他嫂子!‘福喜臨門、萬事如意’紅繩編織的掛飾春聯,立體感強又喜慶,掛在傢門口多漂亮!”後孫村農傢女張玉芝,在紅紅的春聯字畫攤前,左挑右選駐足半個小時,對掛飾春聯贊不絕口。除瞭成品字畫吸引農民觀看外,一位老先生現場用毛筆書寫春聯,同樣引來瞭農民圍觀。一副大門紅紙春聯筆墨還未幹,就被一位村民用20元搶走瞭。
“涮把、饅頭筐、箅子和蓋子,都是用高粱稈手工編織成的,2元、10元、20元、30元不等。”二十裡鋪村農民杜玉英,指著自己的手工品說。與其他趕集農民不一樣,她趕集不國產亂視頻倫在線是置辦年貨,而是銷售自己編織的手工炊具。杜玉英今年70歲,憑著自己多年傳承下來的手工藝,把廢棄的高粱稈編織成廚房裡用的炊具,涮把、箅子、饅頭筐像模像樣,深受十裡八村農民的喜愛。
“真對不起,不夠20斤瞭,下個大集你提前過來,我給你準備好。”時近中午12點,五香豆腐皮銷售空瞭,攤主張恒江對前來買貨的農民解釋。張恒江豆腐皮是杜郎口鎮出名的招牌,他今天帶來瞭300餘斤豆腐皮趕集,可沒想到,才半天的功夫就銷售一空。
據前孫村黨支部書記高傳伍介紹,為瞭大集繁榮興旺,村委投資1萬元,在大集兩旁設立瞭一排石凳,樹起三幅廣告宣傳牌,以及蔬菜、魚肉、佈匹、小百貨等指示標語。對趕集銷售的業主,不收攤位、衛生費,對趕集密集街道進行瞭改造,建成瞭東西長700米、南北寬20米的主要街道,能容納大小攤位1000餘個。前孫村還與周圍11個村通上瞭標準油漆馬路,打造出15分鐘騎行趕集圈。